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三星开发成功40nm工艺CTF架构32Gb NAND闪存

三星开发成功40nm工艺CTF架构32Gb NAND闪存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三星开发成功40nm工艺CTF架构32Gb NAND闪存

作者:Zxm(编译/整理) 2006年9月11日

关键字: 三星 SAMSNUG CTF N-Gage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全球最大的内存生产商韩国三星电子公司今天宣布,开发成功40nm工艺生产容量达32b(4GB)的NAND闪存芯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新容量的闪存芯片上还将使用三星自己开发的新架构——CTF(Charge Trap Flash,电荷阀闪),三星声称这一架构将是对NAND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革新,对NAND的性能与容量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星透露,采用CTF的NAND闪存,由于大幅度降低了存储单元内部的噪音干扰,因此获得了更高的可靠性,而这一架构也允许制造商以更为先进的工艺来进行生产,比如40nm、30nm甚至20nm,届时的容量也将高达256Gb。

在每个32Gb的芯片中,CTF中的控制栅(Gontrol Gate)的尺寸只有传统浮栅(Floating Gate)架构中控制栅的20%,而在CTF架构中,没有浮栅,数据被临时存放在闪存内由氮化硅制成的非传导层,也就是所谓的保持室(Holding Chamber)中,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等级的可靠性与更好的存储电路的控制性。

32Gb的NAND芯片将使64GB的存储卡成为可能(使用16枚32Gb芯片),而一个64GB的存储卡可以记录64小时的DVD分辨率的电影(相当于40部电影),或是16000首MP3歌曲(相当于1340小时)。

CTF主要是基于TANOS架构开发而成,TANOS架构是以钽(Tantalum,金属)、 氧化铝(High K,高介电率材料)、 氮化物(Nnitride)、氧化物(Oxide)和硅(silicon)组成。这也是第一个在NAND闪存中使用一个金属层与High K材料相结合的TANOS架构。

早在2003年,三星的半导体开发团队就发表了TANOS CTF架构,而这次终于在三星的第七代NAND产品得以实现。不过,三星并没有公布,这一新产品的量产计划与价格信息。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闂侇収鍠曞▎銏㈡媼閵忋倖顫�

    濠碘€冲€归悘澶愬箖閵娾晜濮滈悽顖涚摃閹烩晠宕氶崶鈺傜暠闁诡垰鍘栫花锛勬喆椤ゅ弧濡澘妫楅悡娆撳嫉閳ь剟寮0渚€鐛撻柛婵呮缁楀矂骞庨埀顒勫嫉椤栨瑤绻嗛柟顓у灲缁辨繈鏌囬敐鍕杽閻犱降鍨藉Σ鍕嚊閹跺鈧﹦绱旈幋鐐参楅柡鍫灦閸嬫牗绂掔捄铏规闁哄嫷鍨遍崑宥夋儍閸曨剚浠樺ù锝嗗▕閳ь剚鏌ㄧ欢鐐寸▕鐎b晝顏遍柕鍡嫹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